2025年4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团队一行20余人,至镇赉调研吉林协联农业生产情况并部署2025年度试验工作。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伟刚、吉林协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立军全程陪同,多方就合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科技赋能,秸秆变“绿”为肥
雨后初晴,调研首站来到有机肥厂。沈其荣院士团队实地考察秸秆腐熟工艺,对科学配比与技术应用下的肥料品质给予高度评价。沈院士强调:“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技术创新,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循环农业的关键一环。希望青年学子深耕一线,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精准把脉,盐碱地焕发新生机
在三分场试验田选址区,专家团队细致勘察土壤情况,沈其荣院士率先垂范品味土壤味道、感受碱度,同行专家提出今年将协助白城苏欣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科学评估盐碱地改良种植成效,助力盐碱地改良措施精准化,提高农业种植管理水平。
在水稻与甜菜育苗大棚内,采用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研发的木霉菌生物技术的幼苗株型健壮、叶色浓绿,展现出显著抗逆优势。同行专家一致认为生物菌剂的应用为盐碱地作物栽培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需强化田间管理,确保技术落地见效。
共商共建,擘画合作新篇章
当日下午,2025 年度试验部署专题会议在南湖大酒店召开,校企科研多方代表参会。会议部署了12项大田试验,涉及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区划所,江苏省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化工研究院等5个科研院所,安排镇赉常驻专家老师5名、在读研究生12名,为 2025 年试验工作筑牢根基。
王立军总经理首先表示,吉林协联对研发工作开展、生活保障、课题推进等方面已进行详细布局与具体分工,将全方位、全天候保障学生的工作与学习,为科研团队提供坚实支撑。
随后,宗伟刚董事长强调,公司将全力保障试验田建设,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展望未来 书写农业现代化新答卷
此次调研标志着吉林协联校企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沈其荣院士总结道:“盐碱地改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有望打造‘改良-种植-增效’的全链条模式,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样板。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以试验田为支点,加速农业绿色技术转化,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在广袤沃野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盐碱地新动能!国家重点水产研发计划示范基地落户吉林协联